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古今中外
苏联“军神”朱可夫为何晚景凄凉蒙冤至死?
[ 编辑:admincn | 时间:2013-11-27 00:58:18 | 浏览:次 | 来源: | 作者: ]
[ 编辑:admin | 时间:2012-05-24 11:32:36 | 浏览:493次 | 来源:网络 | 作者:admin ]

  他头戴元帅帽、胸前佩满军功章,高昂着头,喜形于色地站在红场上检阅苏军……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就是被誉为苏联“军神”的格奥尔基·朱可夫。有人说,要不是他的高超谋略和果断指挥,苏联卫国战争史或许要重写。

  简陋墓碑难掩生前荣耀

  几年前,当记者第一次到莫斯科常驻时,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红场。1945年5月19日,就是在红场举行了世界反法西斯胜利阅兵式,200面德军军旗被抛在列宁墓前,朱可夫骄傲地骑着白马检阅了苏军。

  如今在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,人们能看到一座雄赳赳、气昂昂的朱可夫元帅骑马青铜雕像,屹立在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正前方。雕像上的朱可夫身着戎装,精神抖擞地站在马镫上,身体离开马鞍,傲然前视。这是一个胜利者的身姿,象征着一个胜利的民族。我们很难设想,如果没有朱可夫杰出的军事才能,那场残酷的卫国战争将如何收场。

  可就是这么一位功高盖世的民族英雄,死后只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上留下一个小格子。在通往列宁墓的过道边,记者终于找到了朱可夫的墓碑——约30厘米长的黑色大理石上简单地刻着“朱可夫 1896-1974”,背后的小格子里存放着他的骨灰。它既没有列宁墓那么壮观,也没有斯大林等人的墓碑那样精致,甚至有些简陋,但它对于苏联公民来说,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。

  如今,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,俄罗斯领导人、参加过那场残酷战争的老战士以及普通百姓,都会向朱可夫雕像敬献鲜花,表达对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敬意。

  苦难生活成就杰出军人

  “父亲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经历了太多的磨难,这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。”朱可夫最小的女儿玛莎回忆说,“父亲是一个在逆境中愈挫愈勇的人。”

  1896年,朱可夫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小村庄,家中的房子小得几乎无法容纳一家四口同时居住。朱可夫曾自嘲说:“挤死总比冻死强。”朱可夫的母亲是一位强健能干的农妇,父亲则是靠修修补补贴补家用的鞋匠。正是这种家庭出身,令朱可夫很早就显现出强健的体魄和争强好胜的性格。

  11岁那年,为了生计,朱可夫跑到莫斯科做起了学徒。1915年,19岁的他应召加入沙俄军队骑兵团。一战期间,朱可夫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,并被提升为军士。参加红军后,在一次遭遇战中,面对2000敌军全线逼近,朱可夫率领手下100余人浴血奋战,坚守阵地整整7个小时。他也因此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,很快被提拔为团长、旅长、直至将军。

  然而1937年,斯大林开始对苏联军队进行血腥的“大清洗”,朱可夫此时已在红军中服役20多年。尽管他历史清白,所在部队也深受斯大林信任,但仍然有人打报告诬陷朱可夫滥用职权,同时为几个国家的特务机关服务。这是朱可夫一生中面临的第一次严峻考验,负责“清洗”的内务部工作人员已经带着相关的文件出发,前往朱可夫所在部队驻地…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斯大林却突然命“清洗”人员撤回,朱可夫就这样幸运地逃过“清洗”。关于这一情况,一般认为是朱可夫的骑兵背景帮了忙。当时的苏联元帅中,骑兵出身的都受到了斯大林重用,而其他人则大多在劫难逃。

  1939年6月,躲过“大清洗”的朱可夫,升任驻蒙苏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,指挥苏蒙军队成功地实施了围歼日军重兵集团的哈拉哈河战役,最终粉碎了日军北进的企图。朱可夫因此被首次授予“苏联英雄”称号。1940年6月,他晋升为大将,并被任命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,次年升任苏军总参谋长,成为苏军的首脑人物。 123

 

】 【打印繁体】 【投稿】 【关闭】【评论】 【返回顶部
[上一篇]埃及艳后有多漂亮 她如何迷倒了凯撒大帝 [下一篇]托洛茨基为何反对斯大林保存列宁遗体的要求
评论
称呼:
验 证 码:
内容:
相关栏目
热门文章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